雙飛叉自動繞線機1032DC標準作業流程
品名:馬達轉子雙飛叉自動繞線機
動力源:伺服馬達、氣壓缸
安全裝置:實體柵欄、緊急停止開關
選配裝置:三色指示燈警報器、耐壓測試機
儀器設備檢查
檢查時機:每日開機
檢查項目:
項次 |
內容 |
檢查要點 |
不良處理說明 |
1 |
輸入電源 |
電源指示燈是否亮起。 |
A1 |
2 |
觸碰螢幕 |
是否正常顯示及操作。 |
A2 |
3 |
氣壓錶 |
壓力值是否正確。 |
A3 |
4 |
按鈕 |
是否正常作用。 |
A4 |
5 |
氣壓三點組合 |
濾清器及加油霧器檢查。 |
A5 |
6 |
伺服馬達 |
是否正常運作。 |
A6 |
7 |
氣壓缸 |
是否正常作用。 |
A7 |
8 |
線架 |
是否正常作用。 |
A8 |
9 |
警報器 |
是否正常警示。 |
A9 |
10 |
銅線收集盒 |
是否需清理。 |
A10 |
不良處理說明:
項次 |
可能異常及原因 |
處理辦法 |
A1 |
未正常供電 |
用三用電錶確認是否有電源進入。 |
無熔絲開關跳掉 |
先關閉到底,再重新開啟。 |
|
開關故障 |
更換新開關。 |
|
電源線脫離 |
重新將電源線鎖附或插好。 |
|
A2 |
電源供應異常 |
檢查電源供應器輸出狀態。 |
螢幕液晶故障 |
更換新品。 |
|
觸碰介面故障 |
更換新品。 |
|
A3 |
空壓機未開啟 |
啟動空壓機。 |
氣壓管線漏氣 |
更換氣壓管線。 |
|
壓力不足 |
空壓機規格容量不足,需更換。 |
|
壓力不正確 |
調壓氣未調整到正確範圍內。 |
|
氣壓三點組合故障 |
更換新的氣壓三點組合 |
|
A4 |
接觸不良 |
更換新品。 |
接線脫落 |
重新接線鎖附。 |
|
其它 |
更換新品。 |
|
A5 |
濾清器積水 |
轉開放水螺絲,清空積水。 |
加油霧器油量不足 |
添加潤滑油。 |
|
漏油 |
油杯破損,更換新品。 |
|
漏氣 |
油封破損或螺絲束帶未封緊,更換油封及束帶。 |
|
調壓器失效 |
更換新品。 |
|
氣壓錶失效 |
更換新品。 |
|
A6 |
未正常供電 |
檢查輸入電源及接線。 |
檢查接地是否妥善。 |
||
驅動器故障 |
軟體異常則重新開機。 |
|
硬體故障,則更換新品。 |
||
感測器故障 |
更換新品。 |
|
馬達故障 |
更換新品。 |
|
程式異常 |
重開機;若無法解決則程式重新安裝。 |
|
訊號異常 |
檢查異常訊號來源並排除。 |
|
機構干涉 |
機構調整,干涉構件排除。 |
|
A7 |
作動不順 |
三點組合加油霧器油量不足,或潤滑不足。 |
漏氣 |
內部油封破損更換。 |
|
未到定位 |
壓力不足。 |
|
感測器位置偏移,重新調整。 |
||
異物卡住。 |
||
電磁閥不切換 |
電磁閥故障更新。 |
|
感測器無訊號 |
感測器位置偏移,重新調整。 |
|
感測器故障,更換新品。 |
||
A8 |
瓷眼遺失或破損 |
更換新品。 |
線輪卡死 |
更換線輪軸承。 |
|
線輪破損 |
更換新品。 |
|
墊木輪磨損 |
更換新品。 |
|
磁滯煞車器失效 |
檢查線架控制線是否接上。 |
|
核對張力控制程式是否有值。 |
||
檢測張力控制板是否有輸出電源。 |
||
墊木輪鎖附不確實,造成打滑。 |
||
更換新品。 |
||
漆包線路徑錯誤 |
重新整理漆包線路徑。 |
|
斷線開關故障 |
檢測輸入電源及訊號,重新接線。 |
|
檢查是否有外物誤觸,異物排除。 |
||
更換新品。 |
||
羊毛氈髒污 |
更換新品。 |
|
A9 |
無反應 |
檢查接線,重新鎖附。 |
燈號故障 |
更換新品。 |
|
蜂鳴器失效 |
核對設定是否關閉。 |
|
更換新品。 |
||
A10 |
過多 |
清潔。 |
加工操作流程:
項目 |
說明 |
B1 |
核對機台上的模具是否為本次生產所適用之尺寸。 |
B2 |
核對材料(漆包線及轉子構件)是否為本次生產所用規格。 |
B3 |
確認繞線機程式為本次生產所用之設定。 |
B4 |
確認漆包線是否正常掛載於線架導輪上。 |
B5 |
確認轉子構件無變形、生鏽或沾黏異物。 |
B6 |
將轉子構件置放於繞線機模具上。 |
B7 |
啟動繞線機,將漆包線纏繞入轉子構件中。 |
B8 |
檢查線圈是否正常無破損、漏鉤及整流子歪斜等情況。 |
B9 |
檢查矽鋼片外表是否有刮傷或撞擊歪斜痕跡。 |
加工異常處理:
項目 |
可能異常及原因 |
處理辦法 |
B1 |
前批生產未取下 |
更換治具。 |
治具拿錯 |
更換治具。 |
|
B2 |
生產餘料 |
送回庫存。 |
領料錯誤 |
重新領、退料。 |
|
箱體標示與內容料不符 |
倉儲或協力廠商標示錯誤,送回處理。 |
|
B3 |
前批生產未異動 |
呼叫本次繞線程式,並核對設定值。 |
參數被調整 |
以手動測試此參數是否影響正常生產。 |
|
PLC故障 |
維修或更換新品。 |
|
螢幕故障 |
更換新品。 |
|
B4 |
規格不符 |
更換此線徑所用之線架。 |
漆包線打結或跳脫 |
重新纏繞於線架上。 |
|
瓷眼遺失或破損 |
更換新品。 |
|
線輪卡死或破損 |
更換線輪軸承。 |
|
墊木輪磨損 |
更換新品。 |
|
B5 |
擺放保管不良 |
注意倉儲溫、濕度及封存。 |
擺放時間太久 |
管控入料及出料時間間隔與順序。 |
|
棉絮布料異物 |
棉質手套使用注意。 |
|
其他異物 |
包裝管理不良,請人員注意。 |
|
變形受損 |
搬運過程撞傷,請小心注意或改良包裝。 |
|
前製程加工錯誤,請人員注意。 |
||
B6 |
無法置入模具 |
模具規格錯誤,更換模具。 |
轉子構件規格錯誤。 |
||
轉子構件變形。 |
||
模具受損變形,維修或更換新品。 |
||
公差尺寸控制錯誤。 |
||
B7 |
機台未動作 |
檢查機台氣壓源及電源系統。 |
核對位置感測器訊號。 |
||
線架斷線開關檢查。 |
||
緊急停止按鈕位置是否正確。 |
||
開關故障,更換新品。 |
||
安全柵欄未關閉 |
機台設定為常開。 |
|
氣壓缸故障,更換新品。 |
||
氣壓缸位置感測器故障,更換新品。 |
||
異物干涉。 |
||
位置移動不正確 |
異物干涉。 |
|
氣壓源壓力不足。 |
||
程式設定錯誤。 |
||
軸心筒夾打滑,重新調整。 |
||
繞線模具與轉子電樞干涉。 |
||
轉子電樞置入不確實,請人員注意。 |
||
斷線訊號啟動 |
漆包線用完,更換新品。 |
|
張力值設定過高,重新調整。 |
||
模具表面受損,重新整理或更新。 |
||
轉子電樞繞線位置錯誤。 |
||
漆包線捲打結,請供應商注意。 |
||
漆包線未掛載於導線輪上,重新接線。 |
||
夾剪線機構夾線力量不足,檢查氣壓源。 |
||
線架故障,維修或更換新品。 |
||
導線輪卡死,維修或更換新品。 |
||
成品無法取出 |
軸心筒夾過緊,重新調整。 |
|
矽鋼片與定位模角度偏差,重新調整。 |
||
矽鋼片或定位模具受損,產生尺寸偏差。 |
||
轉子定位角度錯誤。 |
||
轉子旋轉打滑。 |
||
B8 |
有漆包粉末殘留或破皮 |
模具表面受損,重新整理或更新。 |
張力值設定過高,重新調整。 |
||
導線輪卡死,維修或更換新品。 |
||
線架故障,維修或更換新品。 |
||
線圈未鉤於整流子 |
程式設定錯誤。 |
|
整流子組裝位置錯誤或損壞。 |
||
繞線模具調整不良。 |
||
張力值設定不良。 |
||
頭、尾線殘留 |
程式設定錯誤。 |
|
夾剪線機構夾線力量不足,檢查氣壓源。 |
||
夾剪線模具受損,重新整理或更新。 |
||
B9 |
矽鋼片刮傷 |
繞線模具干涉。 |
整流子變形 |
繞線模具干涉。 |
|
程式設定角度錯誤。 |
||
夾剪線位置不良。 |
||
軸心夾傷 |
軸心筒夾受損。 |
機台平常保養項目:
項次 |
內容 |
方式 |
1 |
繞線模具 |
防鏽及撞擊注意,避免髒污。 |
2 |
線架 |
線輪、瓷眼、墊木輪及羊毛氈清潔或更新。 |
3 |
銅線收集盒 |
清理。 |
4 |
機台 |
防鏽及清潔處理,避免異物。 |
機台例行保養項目:
項次 |
內容 |
方式 |
1 |
氣壓三點組合 |
檢查是否有異物沉澱。 更換新的液壓油。 |
2 |
氣壓缸 |
漏氣檢查,可更換油封。 |
3 |
氣壓管線 |
管線劣化漏氣檢查,可更換新管線。 |
4 |
機架 |
水平重新確認及調整。 |
5 |
繞線模具 |
重新拋光整理或更換新品。 |
6 |
軸心筒夾 |
檢查是否受損或鏽蝕,可更換新品。 |
7 |
機內燈具 |
檢查是否可亮燈;可更換燈管。 |
電子檔案下載:
https://skydrive.live.com/view.aspx?cid=98D39F91262A7DC5&resid=98D39F91262A7DC5%21439&app=Word&wdo=1